商业

中拉力倡多边主义,共御全球贸易紧张

5月13日,中拉论坛在北京举行,拉丁美洲领导人呼吁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积极寻求新的投资和贸易机会。
<p>在中拉论坛前夕的5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晤。论坛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声明,重申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承诺。图片来源: <a href="https://flic.kr/p/2r4p52D"><span style="font-weight: 400;">Juan Diego Cano</span></a><span style="font-weight: 400;"> / </span><a href="https://www.flickr.com/people/197399771@N06/"><span style="font-weight: 400;">Presidencia de la República de Colombia</span></a><span style="font-weight: 400;">, </span><a href="https://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mark/1.0/deed.pt-br"><span style="font-weight: 400;">PDM</span></a></p>

在中拉论坛前夕的5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晤。论坛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声明,重申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承诺。图片来源: Juan Diego Cano / Presidencia de la República de Colombia, PDM

5月13日,拉丁美洲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简称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双方关系开启了一个更加团结的新篇章拉共体领导人表示,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平衡、多极化的世界,并将拉共体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视为在全球事务中获得更大自主权的途径。

拉共体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所有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中拉论坛则于2014年设立,旨在促进中国与该地区的伙伴关系。历届中拉论坛已制定了多个合作行动计划,涵盖可持续发展、文化合作等多个领域。 

本次虽然是部长级会议,但仍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包括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智利总统加布里埃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以及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他们都专程赴京出席了开幕式。

习主席在讲话中宣布将向拉方提供660亿元人民币(91.5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以支持拉共体国家的发展。这一数字比2015年峰会上承诺金额的一半还要略低一些

习主席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虽然相距遥远,但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拉双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主席还说,中国和拉丁美洲应该拓展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他说,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

智利总统博里奇对此表示赞同,当前正是“推动对华经济关系实现质的飞跃”的时机。哥伦比亚(现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总统佩特罗提议修建一条光纤电缆,将亚洲与拉丁美洲连接起来。巴西总统卢拉主张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并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他还为多边主义发声道:“中国的支持对于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输电线路等基建项目的落地至关重要。”

当天晚些时候,中拉论坛发表《北京宣言》,共计28项要点,重申了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承诺,并表示要“致力于强化气候变化机制所有支柱”。

贸易战中的峰会

此次中拉论坛召开之际,中美关税战刚刚出现缓和态势。5月12日,中美两国同意撤销自今年1月以来不断升级的贸易限制措施和相互加征的关税。13日,美国将对华进口关税从145%降至30%,中方则将对美关税从125%下调至10%,不过这些调整将在90天后重新评估。

在贸易壁垒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各国团结起来,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是非常及时且有必要的。
丽贝卡·雷伊,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学术研究员

这场贸易冲突使拉美国家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该地区有一些亲密盟友,如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和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莱Nayib Bukele);另一方面,其他拉美国家则寻求与更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5月12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正式确认哥伦比亚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不断拓展,哥伦比亚将成为第23个加入该倡议的拉共体国家。

跨学科研究机构——“中国对拉美影响” 千禧研究中心(Millennium Nucleus on the Impacts of China in Latin America)负责人弗朗西斯科·乌尔迪内斯(Francisco Urdinez)告诉对话地球,峰会的主要目标是“向世界表明多边主义仍然存在,自由贸易依然可行”。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Boston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高级学术研究员丽贝卡·雷伊(Rebecca Ray)表示赞同:“在贸易壁垒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各国团结起来,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是非常及时且有必要的。拉美地区正致力于与世界建立一种务实、开放、非歧视性的关系,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Colombian President Gustavo Petro leaves a message in the notebook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在参观中国长城时写下一篇贺词,赞扬中国人民和1949年的革命。哥伦比亚本周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该国在与北京建立更紧密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显示出其正逐步摆脱与华盛顿长达数十年的传统合作模式。图片来源: Juan Diego Cano / Presidencia de la República de Colombia, PDM

进一步投资

在安德烈斯·贝洛基金会(Andrés Bello Foundation,简称FAB)拉美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帕西法尔·德索拉·阿尔瓦拉多(Parsifal D’Sola Alvarado)看来,峰会最重要的部分是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领导人分别与中方展开的双边交流。阿尔瓦拉多补充道:“其余的只是政府的声明,缺乏具体的细节。”

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计划在巴西投资约45亿美元。据巴西出口和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透露,这些投资将涉及可再生能源、矿产开采、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物流和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

巴西还在峰会期间与中国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两国同意在环境、能源转型和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

政治学家兼国际关系教授毛里西奥·桑托罗(Maurício Santoro)表示,虽然巴西尚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仍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已趋于多样化,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等主要汽车制造商正在巴西建厂,”他说。  

5月13日,智利政府组织的“2025智利-中国企业家峰会”也在北京举行。智利总统博里奇在会上盛赞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及其带来的互惠互利。两国表示愿意相互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2021年才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尼加拉瓜在峰会间隙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四项合作协议,包括与宇通公司签署的电动汽车协议。此外,双方还就水电开发和矿业合作达成了意向。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中国与全球事务未来研究所(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America,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Affairs)常务董事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Myers)指出,虽然中国此次承诺的信贷规模小于以往,但是在美国消减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的援助欧盟“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计划推进缓慢的背景下,中国的承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承诺的数十亿资金能否真正落实取决于多个因素,”她表示,“包括中国自身的经济形势、适合中国公司参与的投融资项目数量,以及各国具体的利益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有意继续与该地区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