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用水条约》陷入两难

印度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巴基斯坦用水安全恐遭威胁,本就脆弱的地区局势再添隐患
<p>在巴基斯坦的希卡普尔(Shikarpur),一位农民站在被洪水淹没的田地里。图片来源:Shakil Adil / 美联社 / Alamy</p>

在巴基斯坦的希卡普尔(Shikarpur),一位农民站在被洪水淹没的田地里。图片来源:Shakil Adil / 美联社 / Alamy

4月23日,印度宣布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源共享条约——《印度河用水条约》(Indus Waters Treaty)。就在前一天,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伤。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巴方则予以坚决否认。

印度暂停执行用水条约的做法在巴基斯坦农业社区引发强烈担忧,也让关于条约前景的争论再次升温。

来自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格博登市(Pakpattan)的37岁农民阿米尔·班达拉(Aamer Bhandara)在村里有607亩地。他刚刚收割完麦子,正准备播种芝麻、水稻、玉米和高粱等作物。他认为,印度的决定“过分且毫无道理”,并警告称,原本就缺水的巴基斯坦农业将面临更大压力。他说,印度此举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让人担心未来任何条约都可能被单方面撕毁。

在旁遮普省以南数百公里的信德省(Sindh)坦杜阿拉亚市(Tando Allayar),农民马哈茂德·纳瓦兹·沙阿(Mahmood Nawaz Shah)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指出,如果印度在上游修建水坝,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他说:“我们这里本来就在河流的末端,水量一旦减少,污染程度也会上升——因为水流稀释污染物的能力会变弱。”这可能对土壤、作物和牲畜造成毁灭性打击。

虽然这一宣布在南亚水资源外交史上尚属首次,但专家呼吁保持冷静。“至少从水文角度和短期来看,没有必要惊慌,”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城市与环境政策助理教授哈桑·F·汗(Hassaan F. Khan)表示。

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以及水资源管理不善,使巴基斯坦本已面临严重水危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经从2011年的1100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908立方米,正逼近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随着当前2.55亿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3.72亿,水资源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这并非印度首次威胁要限制水资源。2016年乌理(Uri)袭击事件导致18名印军士兵丧生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就曾放话:“血与水不能同时流淌。”

不过这一次,印方更进一步,正式通知巴方将立即暂停履行《印度河用水条约》,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闭瓦加-阿达里边境(Attari-Wagah border),勒令巴基斯坦人48小时内离境,并驱逐巴方军事外交官

尽管 1960 年条约经受住了两次战争的考验,但如今暂停的决定还是在两国激起了新一轮民族主义热潮。社交媒体上梗图满天飞,政界唇枪舌战不断升级。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警告称,若印度试图阻断印度河或使其改道,巴方将“全力反击”。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指责印度的行为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条约中并没有允许单方面变更的条款,任何修改都需通过双边协商,或借助世界银行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谈判。

这项条约如同天主教的婚姻:一旦缔结,便再无反悔之理。

“这项条约如同天主教的婚姻:一旦缔结,便再无反悔之理。”他告诉对话地球。此外他还补充说,印度一直想找个借口退出,现在克什米尔的袭击刚好给了它理由。

近年来,印度对条约的不满日益明显。2023年,它正式提出要重新谈判,并在2024年重申了这一立场。

一位曾主导印巴水资源谈判的印度高级专家告诉对话地球,暂停履行条约对印度而言更有利。“我们多次要求重谈,但巴方一直没有回应。已经耽误太多时间了,在印度需要集中精力保障自身用水安全的情况下,再耗下去对印度不利。”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

但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份条约至关重要。塔弗茨大学助理教授哈桑·F·汗指出:“巴基斯坦的供水高度依赖西部河流的稳定流量。失去条约框架后,任何上游水量和流速的变化都将对它产生直接冲击,尤其是在水资源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

农业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经济支柱,而确保充足的农业用水正变得日益困难。“水资源是我们的经济命脉,”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巴基斯坦办公室前负责人阿里夫·安瓦尔(Arif Anwar)表示。

“农业用水占巴基斯坦用水总量的近94%,而这些水几乎全部来自印度河水系,包括其支流喀布尔河(Kabul)、杰赫勒姆河(Jhelum)与杰纳布河(Chenab)。有近80%的农产品来自灌溉农业,而非雨养农业,”他补充说。巴基斯坦农业部门贡献了24%的GDP,并创造了全国37%的就业岗位。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巴格博登市(Pakpattan)的玉米田。图片来源:Aamer Hayat Bhandara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条约仍然适用。环境问题律师艾哈迈德·拉菲·阿拉姆(Ahmad Rafay Alam)认为印方近期暂停履行条约的行为是“摆脱旧条约、制定新框架的良机”。但他也承认,在水资源高度政治化、印巴敌意加深的当下,达成新协议并不容易。

安瓦尔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全流域方案(whole-of-basin approach),即将“河流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而不是按照国际边界将其划分为若干子单位”。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的《哥伦比亚河条约》(Columbia River Treaty)就是典范,美加双方协调洪水风险与水电开发,实现有效的跨境合作。

他进一步建议,印巴两国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彼此之间的联系,创造一种更持久和平的互相依存关系:印度和巴基斯坦必须“通过文化、宗教和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欧盟那样——让两国之间的边界变得不再重要。”

无终止条款

知名国际法专家艾赫迈尔·比拉勒·苏菲(Ahmer Bilal Soofi)表示,《印度河用水条约》并未设定任何中止或者退出条款,表明当初签订时的意图就是希望它能长期维持。

根据条约,印度对三条东部河流(拉维河、贝阿斯河和萨特莱杰河)享有“不受限制的使用权”,而巴基斯坦对西部的三条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和杰纳布河)享有同样的权利。“地处上游的印度必须确保下游国家的权利不受侵犯,”阿西夫表示。

上文提到的那位印度专家表示,印度不能简单地“关掉龙头,或者改变水流方向。汗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印度目前的基础设施还不具备控制这些主要由冰川和季风补给的大河流的能力。一旦尝试操纵水流,不仅收益有限,还可能带来巨大的战略和声誉风险。”他说。

不过,那位不愿具名的印度水资源专家解释说,如果彻底脱离条约,印度将可以着手建设此前受到限制的水利基础设施。这将可能严重干扰巴基斯坦的灌溉系统,尤其是信德和旁遮普两省,约80%的农民都依赖这些水源。同时,像塔贝拉(Tarbela)和曼格拉(Mangla)这样的关键水库也将受到影响,届时印度再无义务提前通知巴方或与之协商。

实际上,条约并不完全限制印度使用西部河流。只要不影响下游水流,印度依然可以开发水电和灌溉项目。汗指出,只要合理规划,印度完全可以在履行条约义务的同时满足国内需求。

条约的一个关键机制是水文数据全面共享,这不仅限于洪灾预警。上文提到的那位印度专家指出:“例如,印度提供的基申甘加河(Kishenganga River)全年流量数据,使巴基斯坦能够将尼鲁姆-杰卢姆(Neelum-Jhelum)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从700兆瓦提升到969兆瓦。”

 “尽管卫星技术进步明显,但汗强调,实时地面监测数据对洪水预测仍然关键。他补充说,近年来印度在已明显减少了信息共享。

阿西夫部长声称,负责监督条约实施的印度河常设委员会(Permanent Indus Commission)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召开会议或进行沟通了。双方之间的这种沟通断层得到了印度专家的证实。

反思水资源管理

曾就该条约为巴基斯坦提供咨询意见的苏菲认为,印度暂停履约的举动可被视为一种 “战争行为”,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实质威胁。他敦促政府将此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围绕恐怖主义开启更广泛的对话,同时为巴基斯坦提供一个反驳印度指控的国际平台。

在农民班达拉看来,条约的暂停为巴基斯坦敲响了警钟。“这是我们改善农业用水管理的机会。”他说。

汗同样认为内部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他警告说,长期存在的省际互不信任已经使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决策陷入瘫痪。如果不进行制度性改革,该国将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最近的事态发展只会让改革的必要性变得更加迫切,”他说,“增强巴基斯坦水资源系统的韧性,现在必须成为国家的优先任务。”